運用建模與模擬技術建構虛擬混響測試室

在這篇部落格文章中,我們將展示如何使用SIMULIA CST Studio Suite對混響室進行建模與模擬

電子設備需通過電磁相容性(EMC)標準認證,以確保其不會對其他設備造成干擾,並能抵禦外部干擾。模擬技術現已廣泛應用於設計階段的EMC性能評估,並透過虛擬測試複製認證流程。此過程需要建立受測設備(DUT)及其周邊環境的虛擬雙生模型,精準呈現實際測試配置。

混響室是測試設備抗電磁場干擾能力的關鍵設備。其金屬牆面與擾動器可反射電磁波並形成統計均勻場,使設備暴露於全方位干擾環境。本文將示範如何在SIMULIA CST Studio Suite中建置混響室模型並進行模擬。

透過模擬混響室,測試工程師可設計最適化的測試室配置,並為DUT找出最佳設定。虛擬測試室更能讓設計人員在開發初期進行抗干擾分析,於原型製作前解決潛在問題。此方法不僅節省開發成本,還能減少實體原型修改與建置費用,加速產品上市時程。

任何產品上市前,製造商都須證明其符合EMC標準。各國市場的EMC標準規範各異,要滿足所有相關標準往往需要大量測試。模擬技術可透過多種方式降低EMC測試的時間與成本:

• 傳統產品開發階段的實體測試多可由虛擬測試取代。模擬可快速執行且無需建置實體原型
• 模擬能於設計定型前及早發現EMC問題。若發現問題,可用較少修改成本快速解決
監管單位日漸接受模擬數據作為認證輔助資料,減少所需實體測試數量

EMC考量要點主要分為幾大類,其中最重要的是「輻射發射」(設備產生的電磁場與電流可能造成干擾)與「抗擾度」(設備抵禦外部干擾的能力)的區分。依干擾傳導路徑又可分為輻射型與傳導型,各類測試均需特定配置。針對輻射抗擾度測試,實驗室通常採用混響室進行。

混響室由具備特定頻段電磁波反射能力的屏蔽空間構成,內部配置發射天線產生電磁場。此空間可作為共振腔體,將電磁場均勻分布於整個測試室。室內另設有擾動器——特殊造型金屬結構,用於消除駐波與模態形成,確保場型均勻性並產生符合統計均勻場特性的隨機場型。

作用於受測設備的統計均勻場能模擬真實環境中的干擾情境,包括人為來源(如Wi-Fi或行動網路)與自然現象(如雷擊等環境電磁效應/E3)。

混響室性能受場型均勻度與最低可用頻率(LUF)限制。通常空間越小,LUF越高,實用性越受限。測試室工程師需優化天線與擾動器的配置設計,在維持結構緊湊性(降低建造成本與空間需求)的同時,確保寬頻段內的場型均勻度。

RF EMC testing in a reverberation chamber with metallic stirrers and directional antenna, used for simulating multipath propagation in shielded environments.
混響室的照片,包括天線(前景)和擾動器(背景)。圖片:Manuamador/Wikimedia Commons,CC-BY-SA

整合式建模與模擬(MODSIM)技術可讓測試室工程師無需實際量測,即可計算室內各點位在不同頻率下的場型分布。於設計階段即可分析場型均勻度與LUF,大幅降低後續問題發生風險。

混響室有多項關鍵設計參數,包括空間尺寸、擾動器幾何形狀,以及擾動器與天線的位置。IEC 41000-6-21等標準規範了多種擾動器位置設定——在200-3000MHz頻段需配置50組指定位置。透過自動化參數掃描與優化,可找出符合設計需求的參數組合,協助設計者最小化擾動器體積(或數量)與整體測試室空間。

Electromagnetic simulation model of a reverberation chamber with perfect electric conductor (PEC) components, including antenna and mode stirrer, for RF EMC testing.

前述混響室模型使用SIMULIA CST Studio Suite設計與優化。此業界頂尖電磁模擬軟體內建多項針對EMC模擬需求的工作流程與功能,提供適用不同模擬面向的求解器。其中強大的3D TLM求解器特別適合多種EMC應用,其八叉樹網格技術可大幅降低空域網格密度,在維持幾何細節(如機殼孔洞、PCB細部結構)解析度的同時,減少腔體空域模擬的運算需求。

TLM求解器應用於混響室模擬的侷限在於其時域求解特性——高Q值混響室需較長時間消散能量,導致精確場型計算需要較長模擬時間。此情境下,頻域求解器(F求解器)更為適合。該求解器採用自適應四面體網格,可針對指定頻點計算場型分布,涵蓋所需頻段分析。

Field uniformity evaluation in an EMC reverberation chamber across 200–1000 MHz, comparing E-field deviation in three axes against IEC standard limits.
腔體有限元素法網格示意圖

完成混響室設計建模後即可投入使用。進行產品虛擬測試時,測試室的精確幾何配置通常已無關緊要——因已驗證混響室能產生統計均勻場。

為加速虛擬測試流程,我們在CST Studio Suite中開發了平面波疊加工具。此工具可產生具隨機相位與極化的平面波激勵組,模擬工作區域內的電磁場分布。

採用蒙地卡羅法迭代隨機波組,確保峰值場型符合IEC標準的均勻度要求。

為展示平面波疊加法優勢,我們使用TLM求解器對無線路由器進行EMC測試模擬。無需模擬整個腔體,僅需針對1立方公尺工作區域進行分析。儘管模擬頻段寬廣(100MHz至7.25GHz),仍能有效評估路由器的EMC表現。模擬結果顯示機殼接縫處的耦合路徑,工程師可據此修改設計降低輻射敏感度,無需製作實體原型測試。

Spherical distribution of 3D unit vectors for modeling isotropic field propagation or evaluating spatial field uniformity in EMC simulations.
疊加平面波的場源
Statistical distribution of field strength in volts per meter (V/m) from multiple probe points in an EMC reverberation chamber simulation.
在室內 157,464 個點測量的模擬場強。場分佈非常接近常態分佈。

混響室廣泛應用於EMC測試以產生均勻場型,分析設備抗干擾能力。虛擬EMC測試能減少甚至取代實體測試,不僅縮短分析時程與成本,更讓設計者能在開發任一階段進行EMC分析,降低風險。虛擬混響室可採用完整3D模型或平面波疊加法建置,兩種方式皆能透過虛擬雙生模型測試產品EMC性能。

原文轉載來自: Stephen Jorgenson-Murray – Building a Virtual Reverberation Test Chamber with Modeling and Simulation

看更多其他文章:

高科技裝置中PCB電路板振動對感測器之影響
成就全球研發製造基地的數位轉型——LCFC Electronics Technology 透過 SIMULIA 實現筆電開發效能升級
提升車聯網穩定性!5大天線設計SI/EMC預測關鍵

發表迴響

返回頂端